满江红 · 南归道中

匹骑冲寒,把激荡、孤怀谁诉。莽千里、霜低土屋,风严戍鼓。坏壁金丝东鲁宅,荒原戈戟南徐府。数兴亡、起灭几雄豪,成今古。
沙路尽,辞淮浦。人语杂,兼吴楚。看马头晴翠,隔江烟树。夜静潮声沉铁锁,云慨山色环金柱。吊英灵、杯酒洒中流,鱼龙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南归道中》是近代知名学者、诗人俞陛云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部作品的各个方面: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俞陛云,字阶青,别号斐盒、乐静、乐静居士,晚号乐静老人、存影老人、娱堪老人,浙江德清人。他是一位在近代文学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和诗人。
  • 作品出处:该词作于俞陛云南归途中,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过往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1. 作品风格
  • 豪放派词风:俞陛云的词作以其豪放的风格著称,这与他的个人性格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满江红·南归道中》中,可以感受到词人对壮阔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这些都体现了他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 历史情怀:通过对南归途中所见的历史遗迹的描述,俞陛云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这种历史情怀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成为其词作的一大特色。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词中,俞陛云巧妙地运用了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坏壁金丝东鲁宅”和“荒原戈戟南徐府”等意象,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语言精炼:俞陛云的词风严谨而不失灵动,他在词中运用精炼的语言,既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这种语言的精炼和凝练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文化意蕴
  • 历史与现实:《满江红·南归道中》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经历的词作,它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通过南归途中的历史遗迹,词人引发了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这种思考跨越了时间的限制,触及了人类共同的情感。
  • 民族情感:俞陛云作为一位爱国者,其作品中的民族情感尤为突出。在《满江红·南归道中》中,他通过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这种民族情感是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他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之一。

《满江红·南归道中》不仅是一首词作,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情怀和文化意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学者来说,《满江红·南归道中》都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和欣赏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