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紫石砚歌

十砚先生癖于砚,罢官归里瓶无粟。惟有诗刺两牛腰,端坑奇石声相触。
就中济阳井叔刊,日夕摩挲爱尤笃。篆籀苍劲铭其背,八角廉棱截紫玉。
金樱手捧隃麋香,品月题花幽事足。淬妃欣说遇钜公,晓岚清雅不入俗。
山斗声名遍华夷,徂夏我读《滦阳录》。西清常共补被携,小泓晴虹光怪数。
松园前辈驾星槎,邂逅论交蒙赠辱。笔势矫矫传海邦,渴骥奔泉无蜷局。
春风吹落经畹斋,几案清哦佐醽醁。茧纸百幅白如银,宝物如今于我属。
见此宛若对昔贤,净水莲房手自浴。留作吾家永宝用,岂数金线与蛾绿。
六传百有九年间,鸲眼几点记往躅。为证邵亭文字祥,明窗续成《中林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纪晓岚紫石砚歌》是清代诗人金永爵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述十砚先生对紫石砚的癖好,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该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滦阳录》记载,作者曾与纪晓岚有过交往。纪晓岚是清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曹雪芹并称为“红楼二公”,他的文学作品广受欢迎。
  2. 主要内容:诗中描述了十砚先生的紫石砚情结。他不仅收藏了许多稀有的砚台,而且对每一块砚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特别是济阳井叔所制的砚台,更是让他爱不释手,日夕摩挲。这种对砚台的酷爱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诗中还提到了济阳井叔在砚台雕刻上的精湛技艺,以及砚台与诗歌的结合,使得紫石砚不仅仅是一件文房用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3. 艺术特色:《纪晓岚紫石砚歌》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内涵。通过对砚台的细致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十砚先生对紫石砚的深情厚意。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让人联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既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4. 历史价值:作为清代的文学作品,《纪晓岚紫石砚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不仅记录了当时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也为研究清代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诗中对砚台的精细描写,也反映了当时制砚工艺的高超水平。

《纪晓岚紫石砚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