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赐哆啰雨衣恭纪

短褐频趋道路尘,青毡犹是向来贫。
为怜褦襶随朝士,特赐哆啰出罽宾。
燥湿推恩惭厚庇,短长称意荷终身。
从今听雨听风候,儤直堪夸楯梐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恩赐哆啰雨衣恭纪》是查慎行创作的一首古诗,其内容主要体现了诗人对朝廷官员的怜悯和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后改名慎行,晚年自号他山、初白庵主人。少受学于黄宗羲,精《易》工诗,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为清初一大家。
  • 康熙三十二年举乡试,四十八年奉旨赴武英殿书局编纂《佩文韵府》,病乞归,终老林下。有《敬业堂诗文集》《补注东坡编年诗》,其诗以白描、情韵取胜。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译文:短褐频趋道路尘,青毡犹是向来贫。为怜褦襶随朝士,特赐哆啰出罽宾。燥湿推恩惭厚庇,短长称意荷终身。
  • 注释:这首诗反映了查慎行的生平经历和政治立场。诗中的“短褐”指的是布衣,表示诗人的生活状态;“青毡”则是指贵族的地毯,象征富贵与贫贱的对比。诗中描述了诗人因生活贫困而频繁奔波于仕途之中,但最终得到朝廷的恩典。
  1. 诗歌赏析与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查慎行曾在康熙年间担任过一些官职,如南书房行走、庶吉士等,但并未能在政治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之情。
  • 查慎行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但在《恩赐哆啰雨衣恭纪》一诗中,他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政策联系起来,展现了他深邃的政治洞察力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查慎行的诗歌以白描见长,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恩赐哆啰雨衣恭纪》中的“短褐频趋道路尘,青毡犹是向来贫”通过对比描绘了诗人的贫富差距和社会身份的变化。
  • 此外,查慎行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历史感又富有哲理性。例如,“为怜褦襶随朝士,特赐哆啰出罽宾”一句中的“哆啰”即哆庐国,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城邦国家,这里用来形容朝廷的恩典。

《恩赐哆啰雨衣恭纪》不仅是查慎行个人生活的写照,更是他政治生涯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查慎行的思想感情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