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过鸳湖》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古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查慎行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在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后人传诵不衰。《晓过鸳湖》便是他晚年时期,面对家乡美景而创作的一首作品,体现了他晚年心境的变化和对家乡的眷恋。
  2. 创作背景:查慎行的一生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青年时期的游历、中年时期的仕途以及晚年的归隐。在他64岁时写下这首诗时,他可能已经结束了繁忙的官场生涯,选择回归宁静的乡村生活。此时的心情与年轻时追求功名不同,更多的是对家乡和自然的怀念与欣赏。
  3. 诗歌内容:首句“晓风催我挂帆行”,描绘了清晨湖上的微风,使得诗人感到一种紧迫感,仿佛是催促他启航的东风。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季节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第二句“绿涨春芜岸欲平”,则进一步描绘了湖面及周边景色的生机勃勃。这里的“绿”字用来形容水色,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最后两句“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则是诗人对过去经历的一种缅怀。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情感波动及其与自然景观之间的深刻联系。

《晓过鸳湖》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查慎行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