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山道中

阴阴竹里隐啼乌,迢递冈山百里途。
四顾昏林烟历乱,独怜疲马步踟蹰。
溪桥崩后旋深浅,野店烧残乍有无。
遥望南村何处是,徘徊歧路问樵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胡承珙的《冈山道中》是一部清代的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下面是对该诗歌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胡承珙是清朝安徽泾县人,字景孟,号墨庄,是嘉庆十年的进士,曾累官至台湾兵备道。他深入研究经学,专注于《毛诗》,并有《尔雅古义》、《仪礼古今文疏义》等著作。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的主题,既有深沉的哲理性思考,也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在众多作品中,《冈山道中》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2. 诗歌原文及赏析:《冈山道中》通过描绘冈山道上的景色,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深刻体会。首联“木杪行人度,篱根稚子嬉”描绘了行者与儿童嬉戏于自然之间的情景。颔联“草荒眠鹿疃,风堕挂猿枝”,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和生命状态。颈联“白屋贫如许,青山自不知”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恒久不变的感慨。尾联“林端鸣络纬,能得几絇丝”则以昆虫的声音和稀疏的蛛网象征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思,引人深思。
  3. 作品意义:胡承珙的《冈山道中》不仅是其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学的思考,还能够深入了解清代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冈山道中》作为胡承珙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艺术享受。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