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仙引

纱幔风凄,妆楼月惨,重来问字销魂。缘底事,遽归真。千呼万呼无语,画里风姿俨若存。弱女啼红,娇儿衣白,触目酸辛。
难堪奉倩伤神。叹失却、芦帘对咏人。收拾芸编,表扬藻采,细勒贞珉。自愧疏才,春风曾坐,何物能将寸意申。数卷金经,浣薇自写,联答师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仙引》是清代诗人李渔创作的一首诗,原题为“咏云”,作于1675年(康熙二十四年)六月十六日,时作者三十二岁。此诗描绘了云的形态和变化,并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云仙引》原文如下:

云何自生乎天地间,
如烟雾,似轻尘。
随风飘荡,无定所,
忽聚忽散,任人怜悯。

朝来暮去,日月交替,
昼夜更替,四季轮回。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皆由天公主宰,不假人力。

云起时而高远,云落处低沉,
变幻莫测,如梦似幻。
有时轻盈飘逸,有时厚重凝重,
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云之变化,犹如人生百态,
聚散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