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阁焚香诵玉编,暗将庸智比前贤。
谁知性外元无道,始悟身中别有天。
金简易书消永昼,琼丹难得慰残年。
谁言朝市非仙界,陶、许何曾早挂冠。
孟夏读黄庭经偶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孟夏读黄庭经偶题》是清代诗人柯劭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孟夏时节诵读《黄庭经》时的心境和体悟,展现了其对道教修养、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歌全文如下:
閒阁焚香诵玉编,暗将庸智比前贤。
谁知性外元无道,始悟身中别有天。
金简易书消永昼,琼丹难得慰残年。
谁言朝市非仙界,陶、许何曾早挂冠。
“閒阁焚香诵玉编”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阁楼里,焚香诵读道家经典《黄庭经》的场景。这种修行方式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重视,也显示了他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某种程度的超越或反思,试图在儒释道三家思想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寄托和修行的道路。
“暗将庸智比前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智慧的自省,暗喻自己的平凡才智无法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从而引发出对生命价值和智慧本质的深思。
“谁知性外元无道”揭示了诗人对于道教哲学的理解,即超越世俗道德规范的境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无需刻意追求。这种认识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理念的认同。
紧接着,“始悟身中别有天”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真谛的领悟,即个体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发现一个不同于物质世界的、精神性的“真我天地”。
“金简易书消永昼,琼丹难得慰残年”则反映了诗人对修炼成果的珍视。他认为,即使简单的阅读道家经典也能消除长时间的疲惫,而难得的仙丹更是能给予他在晚年生活中的心灵慰藉和精神支撑。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知,柯劭慧不仅通过诗句表达了个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实践,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宗教和哲学思想的追求及其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孟夏读黄庭经偶题》不仅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修行和宇宙观的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