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兄赴蜀

瑟瑟晚风兴,朗朗镫烛明。
今夕共言笑,明晨即远行。
清醑多且旨,嘉肴皆丰盈。
行人怨离别,对酒不能倾。
晤言欲相慰,未语涕自零。
余心尚如此,客怀难为情。
黾勉加餐饭,温恭交友生。
劝君莫感伤,岁往若流星。
努力各自爱,慎勿惭所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二兄赴蜀》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该诗的内容、主题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卢照邻: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以其才华横溢而著称于世。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诗歌原文
  • 《送二兄入蜀》:流波恋故溪,栖乌忆旧枝。感此念同生,宿夕当别离。依依家人意,绵绵游子思。鸡鸣起行迈,焉得常相依。愁多夜转促,欲语难尽辞。
  1. 诗歌主题
  • 离别之情:诗中表现了对二兄远行途中的牵挂和不舍,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时刻的深深眷恋。
  • 长安与蜀道的对比:诗通过描写京都的繁华与蜀道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旅途的艰辛以及兄弟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家国情怀:通过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国家的关注,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 用词巧妙:诗人运用了许多贴切的词语和意象,如“流波”象征流水,表达了对故乡的留恋;“宿夕当别离”则传达了兄弟即将分离的无奈和哀伤。
  • 节奏鲜明:全诗语言简练,节奏明快,通过对短暂相聚和长久离别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送二兄入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唐诗的经典之作,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教育意义:这首诗不仅是文学欣赏的对象,也为后人提供了关于友情、离别和责任的重要思考,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1. 后世研究
  • 学术研究:许多学者对《送二兄入蜀》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艺术特点以及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关系。
  • 文化传承: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送二兄入蜀》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送二兄入蜀》不仅是一首诗歌,也是一座连接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文化桥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亲情、友情和国家情怀的独特理解。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