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明殿步虚词其三

五铢衣覆九霞裙,上界颁来十赍文。
何处飞翔双白鹤,夜深还拜玉晨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光明殿步虚词其三》是清代诗人施远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1. 诗作原文及其意义
  • 诗句内容:诗中的”五铢衣覆九霞裙,上界颁来十赍文”描述了一种华丽的场景,五铢衣象征着贵重与尊严,九霞裙则可能指代了某种高贵的颜色或质地。”上界颁来十赍文”则描绘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可能是在向玉晨君致敬,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文化意蕴:通过这些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以及对道教中玉皇大帝及天庭的敬仰之情。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诗人介绍
  • 生平背景:施远恩,字鲁瞻,法名冲晫,是清初学者之一。他生于仁和,是吴山长生房的道士。他的其他作品如《环山房诗钞》等,也显示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华。
  • 创作风格:施远恩的诗歌多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以及对于自然和道教义理的深刻理解。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宁静致远、高洁自持的审美追求。
  1. 文学鉴赏
  • 艺术手法:施远恩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对色彩、服饰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安宁,同时也流露出对天道与人道关系的深思。通过对玉晨君的描写,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于超越物质欲望、寻求精神升华的向往。

《大光明殿步虚词其三》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典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艺术画卷,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美学追求和文化自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