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蒋太夫人滕王阁小宴

章城何幸遇仙俦,会向江楼纪胜游。
一片夕阳红蓼岸,数声渔笛白蘋秋。
西山雨过烟光碧,南浦风翻雪浪浮。
自愧暂依乔荫下,敢同兰桂占先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侍蒋太夫人滕王阁小宴》是清代诗人胡慎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蒋太夫人在滕王阁的愉快交流,更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文化交往。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分析:

  1. 作品原文
    章城何幸遇仙俦,会向江楼纪胜游。
    一片夕阳红蓼岸,数声渔笛白蘋秋。
    西山雨过烟光碧,南浦风翻雪浪浮。
    自愧暂依乔荫下,敢同兰桂占先筹。

  2. 作者介绍

  • 胡慎仪,字采齐,号石兰,大兴人,有《石兰诗钞》。
  1. 创作背景
  • 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胡慎仪侍奉蒋太夫人有关,蒋太夫人可能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女性,使得这次宴会带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
  • 诗中提到的“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多有赋诗于此。因此可以推测此诗可能也受到了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交流的热爱。
  1. 艺术特色
  • 胡慎仪的这首诗采用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进行创作。七言律诗在格律上要求严谨对称,每句七个字,共有八句,这种形式有助于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和严密的逻辑结构。
  • 诗中运用了许多描绘景物的词汇和意象,如“夕阳”、“红蓼岸”、“渔笛”、“白蘋秋”等,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滕王阁周围的景色和文化氛围。
  1. 文化价值
  • 这首诗不仅是胡慎仪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研究清代文人生活、文化活动的珍贵资料。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代文人如何通过诗文表达他们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
  1. 社会意义
  • 在当今时代,虽然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但传统文化的价值依然不容忽视。这首诗提醒人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启发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

《侍蒋太夫人滕王阁小宴》不仅是胡慎仪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更是其时代背景下文人雅集生活的见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