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山峡

万山横裁江波路,洪澜陡激蛟龙怒。
昂头触石石为开,放出袁江水东注。
江水东流去不还,山形屹立森雄关。
乱抛残石落江底,有如剑戟相回环。
沿江舟子程途熟,稳挟舟行随石曲。
下滩把舵目不移,上滩更惧来舟触。
江石齿齿水沄沄,行客相顾语不闻。
但愿布帆轻出峡,瓣香默祷阅城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昌山峡》不是一部文学作品,而是关于一个具体地名的描述性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昌山峡的险峻和水势,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感受和敬畏。《昌山峡》是清代诗人胡光莹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水利人默默付出的感慨。

《昌山峡》中的诗句“万山横裁江波路,洪澜陡激蛟龙怒”展现了昌山峡地势的险峻和江水的澎湃。这里的“洪澜陡激蛟龙怒”形象地描述了江水汹涌澎湃的景象,如同蛟龙在怒吼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中的“昂头触石石为开,放出袁江水东注”描绘了岩石被冲刷开的壮观景象,以及江水东流不息的气势。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强大生命力,也反映了古人对水流不回头的赞叹。

诗人通过对沿江舟子和下滩把舵人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与自然斗争的生存状态。他们稳握船舵,不畏艰险,体现了人类顽强拼搏的精神。

诗中还提到了昌山峡曾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罗子鲁于昌山峡堰断为陂,灌田四百余顷等历史事件,这些内容为《昌山峡》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昌山峡》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和水利文化的史诗。它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故事,展示了中华民族在与自然抗争中的坚韧不拔和智慧创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