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舟至武塘

木影固从混,水云脱众泠。
鱼波已相截,凫景信能冥。
漠慎风聊出,滋深雾渐形。
还思沦异者,何处有湘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发舟至武塘》是明末清初诗人柳如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和内心的沉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上的景象以及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柳如是(1618年—1665年),字是,号蘼芜、河东君,浙江嘉兴人。她本姓杨,因家事改姓柳,后嫁为钱谦益妾,并与之有深厚情感纠葛。
  • 柳如是以才情出众著称,不仅善诗文,且擅长书画,与许多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她的生平经历复杂多变,从风华绝代的歌妓到名妓再到名士的妻子,最后成为寡妇,她的人生充满了波折。
  • 柳如是于南明灭亡后曾劝其夫殉国,但未能成功。入清后,她与丈夫的关系逐渐破裂,最终以自杀告终,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1. 诗歌原文
    闲态眷新鲔,靡靡事废洲。
    九秋悲射猎,万里怅高忧。
    大泽岂终尔,荒交真少谋。
    愧余徒迈发,丹鸟沦翔浮。

  2. 诗歌赏析

  • 《晓发舟至武塘·其一》作为该组诗的第一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闲态眷新鲔”,“闲态”指的是悠闲的状态,“新鲔”则指新捕获的鱼,暗示着诗人在平静中带有期待和新鲜感的心情。“靡靡事废洲”,表现了诗人对于荒废之地的感慨,流露出一种颓废之感。
  • 接下来的两首诗,“九秋悲射猎”,“万里怅高忧”,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边疆的忧虑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大泽岂终尔”,“大泽”通常指辽阔的原野,这里用来比喻广阔的天地,诗人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无限遐想,同时也隐含了人生的迷茫和不确定感。“荒交真少谋”,“荒交”指的是疏远的朋友或无足轻重的人,诗人感叹真正的朋友太少,缺乏可靠的支持。“愧余徒迈发”,“愧余”表明诗人自感不如他人,“徒迈发”意味着徒劳地前行。最后,“丹鸟沦翔浮”,用丹鸟比喻自己或理想中的志向,但终究如同流水一般消逝,反映了诗人的无力感和失落感。

通过对《晓发舟至武塘》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其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才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