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庙蟠松

入门忽怪天色暮,白日黯黮沈僧寮。
仰头乃见松屈曲,落阴积翠森萧萧。
石穴斜穿走孤干,檐牙低拂蟠深条。
千年蛟螭斗窟宅,拿攫云雨长空摇。
小者支撑大腾起,倔强不让相争超。
之而鳞甲挟飞动,夜静惊避独足魈。
春来霹雳疑变化,波涛漰湱吹旋飙。
世间崖壑多大木,往往百丈凌丹霄。
此松奇绝不上竦,元气回复屯山椒。
偃蹇别具造物意,束缚岂由人力剽。
托根得地荷神圣,轩农酿化阴阳调。
斧斤摧折幸可免,霜雪饱经常不凋。
引鸾巢鹤导仙驾,碧幢华盖来钧韶。
应有芝苓结精液,安得采斸餐灵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药王庙蟠松》是清代诗人祝维诰创作的,这首诗通过描绘药王庙中的蟠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祝维诰,字豫堂,一字宣臣,浙江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乾隆三年举人。他与同县的王又曾等号为“南郭五子”,工诗。在文学上,祝维诰的成就颇为显著。

  2. 作品原文:《药王庙蟠松》描述了进入庙宇后所看到的景色。诗句“入门忽怪天色暮,白日黯黮沈僧寮。”传达了时间的转变以及寺庙的宁静氛围。“仰头乃见松屈曲,落阴积翠森萧萧。”则具体描绘了蟠松的姿态和周围环境,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

  3.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作者游览药王庙时所见的景象。通过对药王庙中蟠松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和生命力。

  4. 名家点评:关于《药王庙蟠松》,有专家指出,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理解。诗中对松树形态的描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

《药王庙蟠松》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