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剪发感咏

穆生久惧楚人钳,藏尾藏头二纪淹。
发短忽惊城旦酷,令轻犹比路灰严。
山中夏馥缄须去,稷下淳于努目瞻。
匿迹时将形影问,余颅何术葆鬑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逃剪发感咏”是清代诗人洪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在这首作品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境遇,表达了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深入解析:

  1. 作者简介
  • 洪繻,又名攀桂,字月樵,台湾沦日后取《汉书‧终军传》中「弃繻生」之说改名繻,字弃生。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少习举业,光绪年间考取案首,入泮后因政治原因未及成进士而放弃仕途。
  1. 诗歌原文
    穆生久惧楚人钳,藏尾藏头二纪淹。
    发短忽惊城旦酷,令轻犹比路灰严。
    山中夏馥缄须去,稷下淳于努目瞻。
    匿迹时将形影问,余颅何术葆鬑鬑!

  2. 诗歌赏析

  • 主题:“穆生久惧楚人钳”,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忧虑,这种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压迫和个体生活的困境。
  • 意象:“山中夏馥缄须去”,以自然界的草木象征人物的命运和选择,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风格:该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

“逃剪发感咏”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社会变迁和文化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关怀,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