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林十韵,吊梁钝庵

地棘天荆蜀道难,归来鱼铗竟谁弹!
三生庾信埋吟骨,千里秦观梦殡棺!
碧海有鲸空鼓柁,蓬山无雁少书翰。
只馀朋辈闽南路,酾酒招魂泪不干!
诗人自古逢衰世,沦落东南失放翁!
蓬岛巢痕千亩竹,扶桑游迹一帆风。
半生吏隐漫聱叟,百粤坛场亡是公。
今日宦途成散手,未须地下痛途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林十韵,吊梁钝庵》是清末民国初诗人洪繻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洪繻(1866~1928),字月樵,台湾沦日后取《汉书‧终军传》「弃繻生」之说改名繻,字弃生。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他少习举业,光绪十七年以案首入泮,十九年乡试不中,乙未割台之役与丘逢甲、许肇清等同倡抗战,任中路筹饷局委员。

  2. 诗歌内容概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自身经历的悲壮。“地棘天荆蜀道难,归来鱼铗竟谁弹!”描绘了诗人在艰难困境中归来的情景,以及无人理解其心声的无奈。“三生庾信埋吟骨,千里秦观梦殡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施展的哀叹和对历史的感慨。此外,“碧海有鲸空鼓柁,蓬山无雁少书翰。”更是通过海洋与蓬莱的隐喻,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和悲凉。

  3. 艺术特色分析: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来映射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碧海有鲸空鼓柁”象征着诗人在乱世中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而“蓬山无雁少书翰”则暗示了诗人与世隔绝、孤寂落寞的处境。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和强烈。

吊梁钝庵》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怀,也体现了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