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铜雀瓦砚歌

百金购一石,千金购一瓦。不知何代物,云在魏王宫阙下。
当时歌舞充邺中,碧瓦朱甍铜雀铜。艳传百世成宝玩,至今不数高欢宫。
或云晚出香姜井,六朝陶可三国等。北齐避暑离宫物,古香古色龙山冷。
玲珑光衬宣德瓷,斑驳黝甚汾阴鼎。漳河之底不可搜,冰台阁畔人争领。
两雄一例盗帝王,曹家风雅飞鸳鸯。求魏得齐亦安用,未似书家王与羊。
今日甘泉传汉瓦,长生篆字兼未央。惜哉后人不磨琢,定州高庙无同光。
分香卖履人安往,穗帷谁望西陵上。千载砚工采璞来,当年七十留伪冢。
摩挲古物说奸雄,横槊赋诗亦可风。杭州网得江心砚,终胜真藏许敬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后铜雀瓦砚歌》是清代诗人洪繻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魏王宫阙下的铜雀瓦砚,并借以表达对历史兴衰更替的感慨和对文人精神世界的思索。

从创作背景来看,《后铜雀瓦砚歌》的创作与清末的政治变迁紧密相连。《后铜雀瓦砚歌》所反映的内容多涉及三台掌故,包括日人横暴之状、民生疾苦等,这些内容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同时,洪繻的诗也兼具了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这一点在其学习唐诗的基础之上,又上窥汉、魏,再学于宋、元、明、清,力求达到高雅古朴的艺术风格。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责任感使得《后铜雀瓦砚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而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历史的窗口。

在艺术成就方面,《后铜雀瓦砚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铜雀瓦砚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沧桑变化的深刻感悟。特别是通过对魏王宫阙下铜雀瓦砚的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古代建筑的宏伟,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这种通过具体物件来反映历史文化的方式,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从文化意义上来讲,《后铜雀瓦砚歌》不仅是对一个物品的追忆,更是对一种文化的传承。诗中的铜雀瓦砚,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通过对这样的古物进行赞颂,洪繻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这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后铜雀瓦砚歌》是一首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于一体的优秀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到清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还可以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更为丰富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