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从内兄丁锡勋茂才

眼中诗笔谁清妙?丁君鸾凤孙登啸。乱世文章故家子,携家避乱南闽峤。
闽南一去几春秋,畴曩海东来一游。陆子见人当入洛,仲宣邀我共登楼。
挂帆辞我中原去,秋风萧萧海天处。忽闻贾谊伤鵩词,不信王乔骑鹤驭!
与君缔姻逾十年,去年始亲翰墨缘。方拟鲁玙双合璧,谁知雷剑一沉渊!
是时分手才半载,相约榕城欲相待。万里云程望帝京,一朝恨水填沧海!
海上有田家有书,闽山亦有寓公庐。华表魂归城郭改,松亭梦落屋梁虚。
伤心母老妻孥稚,仲容寂寞身后事。名山有才未著书,逢时无命空识字!
世界烽烟变古今,江山花鸟怆人心!那堪朋旧晨星散,况复功名逝水沉!
台湾延平旧幕府,词客哀时泪如雨。只今不见丁仙芝,故里空馀洪驹父!
于公门第王公孙,垆下黄公痛夕昏。涛声浪色沧溟路,何处招君海外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吊从内兄丁锡勋茂才”是清代诗人洪繻创作的一首古诗。在这首诗中,洪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一位乱世文人的境遇与情怀。诗中的丁锡勋是一位文采斐然的故家子,因战乱被迫携家南迁至闽南地区。

洪繻以其独特的笔触,生动地勾勒出丁锡勋的形象:他如凤凰般俊逸,有着不凡的文学才华。然而,面对乱世,这位文人不得不离开故乡,带着家族一同迁徙到南方的闽南地区。这种迁移不仅意味着地理上的远离,更象征着文化和传统的流失。诗中“携家避乱南闽峤”一句,透露出丁锡勋对家乡的眷恋以及为生存而作出的艰难抉择。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丁锡勋的深切同情和赞美。尽管身处逆境,丁锡勋依然保持着文人的傲骨与清高,其诗作如同鸾凤展翅,声振四方,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这一形象的塑造,不仅展现了丁锡勋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推崇。

诗中还蕴含了一种时代背景的映射。通过“陆子见人当入洛,仲宣邀我共登楼”两句,可以窥见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渴望建功立业却又难以实现的苦闷心态。这种心境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密不可分,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阶段文人群体的普遍遭遇。

诗中“挂帆辞我中原去,秋风萧瑟海东来一游”的表述,则带有一种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的无奈与悲怆。这里的“秋风萧瑟”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更暗喻着丁锡勋内心的孤独与苍凉。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悲壮色彩。

“吊从内兄丁锡勋茂才”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时代风貌和文化传承的画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领略到洪繻的文学造诣,还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