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工胡为不自惜,琪树琅玕掷千尺。
弃置人家溷厕间,牛栅鸡栖恣狼籍。
世人但羡出水赤,石上蟠根多不识。
故将本色示人间,任使看朱乱成碧。
颇闻此树含毒浆,樊圃可止狂夫狂。
愿金如粟马如羊,使君归去垂空囊。
明珠薏苡多谤伤,安用绿玉枝交相。
酒酣起舞铁如意,七尺珊瑚等闲碎。
绿珊瑚树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绿珊瑚树歌》是一首由清朝人胡承珙所创作的古诗,内容涉及对一种有毒的绿色树木的描写以及其带来的警示。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理解及其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胡承珙的生平和作品背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清修四库全书》中收录了胡承珙的诗文集,其中就包括《绿珊瑚树歌》。胡承珙是一位进士,后来担任台湾兵备道等职务,并致力于经学研究,尤其在《毛诗》的注解方面有着深入的探索和贡献。他的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和时代风貌。《绿珊瑚树歌》作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从文学角度来看,《绿珊瑚树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关注。这首诗通过对一种具有毒性的绿色树木的描述,不仅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奇异之物,更隐喻了人类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胡承珙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真正的美丽和价值往往隐藏在不易察觉或被忽视的地方,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其背后的意义和作用。
《绿珊瑚树歌》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和生态智慧的诗歌,也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哲理和历史信息的文学作品。它以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揭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社会现实的认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保护。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和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