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汉上禅房

长廊从稍次,飞雨飒前山。
晚磬圆香内,明灯软语间。
黑菰藏水马,红芰擘鱼蛮。
秋色官湖近,何人待月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宿汉上禅房》是一首由明末清初诗人胡承诺创作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原文:长廊从稍次,飞雨飒前山。
  • 翻译:长廊在稍微低矮的位置延伸,飞雨打在前方的山峦上发出飒飒声响。
  • 赏析:此诗开头描绘了夜晚的自然环境,通过“长廊”“前山”等细节勾勒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夜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平和的基调。
  1. 诗歌注释
  • 注释内容:诗中的“稍次”可能是指建筑的某个层次,而“飞雨飒前山”则形容了夜晚的风雨声和山峦间的景象。
  • 注释说明:这些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包括诗歌中所使用的一些特定的文学术语及其含义。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胡承诺,明末清初湖北天门人,字君信,号石庄。明崇祯九年举人,入清后不仕。
  • 创作时间:该诗创作于清代初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
  • 创作原因:胡承诺选择在这个时期创作这首诗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时代更迭、个人命运以及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长廊”、“飞雨”、“前山”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视觉画面,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情感表达:诗中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

胡承诺的《秋夜宿汉上禅房》不仅展现了其精湛的写作技艺,还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清代文人抒情言志的代表作品之一,更是研究清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