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怀古

带刀入市久成风,裤褶儿曹气不同。
左顾声援通海上,北来形势壮山东。
骄兵淠水鏖行密,惰将符离败魏公。
南宋晚唐多少事,离离都在暮烟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淮上怀古》是清末民国初诗人胡璧城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淮上怀古》的内容:

  1. 诗歌背景:胡璧城,字夔文,泾县人,光绪丁酉举人,京师大学师范馆毕业,授中书科中书。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学修养和丰富阅历的诗人,他在晚年创作了这首《淮上怀古》。这首诗不仅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沉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
  2. 诗歌内容解析:《淮上怀古》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刻的历史意味和个人情感。首句“带刀入市久成风”,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暗示着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次句“裤褶儿曹气不同”则描绘了不同阶层的人物性格差异。第三句“左顾声援通海上”,表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和思考。而第四句“北来形势壮山东”则描绘了北方地区的壮丽景象与战略格局。最后两句“骄兵淠水鏖行密,惰将符离败魏公”具体描述了历史事件中的英勇与失误。
  3. 艺术手法:《淮上怀古》在艺术上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深刻的主题。通过对战争、政治和个人命运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这种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个人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文学史上的珍品。
  4. 情感表达:胡璧城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淮河这一重要地理和文化标志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淮上怀古》成为了表达复杂情感的经典之作。
  5. 文化影响:《淮上怀古》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历史事件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使其成为了解清末民国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淮上怀古》不仅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一位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洞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心的真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