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变幻不可知,飞云作海何恢奇。淋漓元气来无时,倏忽波浪纷交驰。
霞光融融动晨曦,万顷旋见堆琉璃。此时群仙笑且嬉,手弄云水相追随。
莲华峰头望陆离,如坐翠艇游天池。仙僧行脚经年载,为我明明说真宰。
五更天风变崔嵬,独坐云门看挥洒。前峰后峰荡晴采,似云非云海非海。
烟鬟螺髻须臾改,一气冥蒙卷块垒。莲蕊松林尽蓓蕾,共入烟云化苍澥,下视奔腾动堪骇。
天都翠微参碧穹,灵气上与层霄通。阴晴朝夕各不同,如启橐籥开元宫。
初见谷口云滃滃,忽觉天半波汹汹。三十六朵青芙蓉,动影出入苍涛中。
翠嶂都觉浮虚空,天日无际博桑红。浮丘生与容成公,跨鲤游戏乘仙风。
下界时响泠泠钟,到眼浩荡开心胸。岂有旋转推鸿蒙,造化幻影知无穷。
风声水声去何疾,云兮海兮转无迹。皎皎羲轮照奇石,依旧诸峰挺寒碧。
我为云海谣,欲作云海樵。黄山山头暮复朝,日餐流瀣居云巢。
云为醴兮星为瓢,吐纳清气如灵潮。芝膏术饵手自调,俯弃尘世同鸿毛。
列真一旦抗手招,为驾采鹿驱仙轺。东溯溟渤西神皋,瞬息千里何飘摇。
空中雅奏鸣天韶,可以狎视烟海穷云霄。喜君却住黄山坳,逸气欲与山争高。
通眉秀骨森清标,爱客为我披蓬茅。君诗君笔亦复超,我歌我谣庶勿嘲。
君不见山南阴阴杂檀柘,我有先人白云舍。鹤背从君傥同跨,遥指横云古峰下。
云海谣赠郑生德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海谣赠郑生德徽》是清代诗人洪饴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 作者简介:《云海谣赠郑生德徽》的作者是清代著名诗人洪饴孙。他的文学创作生涯颇为丰富,不仅在诗歌方面有独到的成就,还在其他文学领域有所涉猎。
- 作品原文: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如“名山变幻不可知,飞云作海何恢奇”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无常、神奇莫测的感慨。又如“淋漓元气来无时,倏忽波浪纷交驰”则表现了大自然中水流的动态美和生命力。
- 词句注释:诗句“前峰后峰荡晴采,似云非云海非海”描绘了山峰之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梦幻般的视觉享受。“烟鬟螺髻须臾改,一气冥濛卷块垒”则通过细腻的比喻,展现了天地间万物生长的自然过程。
- 白话译文:此诗用极简的词语传达出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之中,感受那一份超然与宁静。
-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尚缺乏详细的资料记载。不过从诗中所展现的自然之美和作者的情感流露来看,它应是在作者一次游历名山大川之后所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 名家点评: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例如,有评论认为其“气势豪迈,意象生动,堪称佳作”。
- 轶事典故:虽然关于《云海谣赠郑生德徽》的具体轶事较少,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与作者的旅行经历或某种人生感悟有关,这些经历和感悟最终凝结在了他的诗句之中。
- 作品赏析鉴赏:对于这首诗的深度赏析,可以关注其语言风格、意象选择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清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和审美取向。
《云海谣赠郑生德徽》不仅作为一首诗歌被人们传颂,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也为后来的读者所认可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