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阜寺

长河崇精舍,风露轩秋谷。
土香芝术暖,树密台殿复。
繁花众蝶喜,深云一房宿。
水容白日静,松门凉月绿。
闻钟遂成往,经过肆闲瞩。
无声堂饭僧,有影岸归牧。
林晚众翼喧,孤禽下寻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香阜寺》是一首清代诗人乾隆创作的五言排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
  • 诗人与生平:《香阜寺》为清高宗弘历所作,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乾隆在位时间从1735年至1796年,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文化修养深厚,擅长文学艺术创作。
  • 作品风格与特点:作为一首五言排律,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清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同时,该诗还融合了对佛教寺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宗教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诗歌内容
  • 首章:维舟对晚舂,登陆临初地。水乡经数程,见山已快意。土阜纵无奇,名与清凉配(是处俗名小五台)。
  • 次章:文殊无小大,而人纷位置。丈室暂㣶徨,炉香缀烟穗。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香阜寺》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乾隆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宗教信仰,也展示了清代文人雅集的文化活动。
  • 艺术成就:通过精致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这首五言排律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香阜寺》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研究清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对自然美和宗教情感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