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闰中秋

木犀香里飞黄雪。又届中秋节。赏秋须索酒肠宽。难得今年明月、两回圆。
琼楼玉宇怀仙侣。重订游仙去。嫦娥最是博人怜。为问广寒风景、可如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闰中秋》是清代诗人凌祉媛的作品,描绘了中秋赏月的浪漫意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凌祉媛是清代女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作《虞美人·闰中秋》,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2. 诗歌原文:木犀香里飞黄雪。又届中秋节。赏秋须索酒肠宽。难得今年明月、两回圆。琼楼玉宇怀仙侣。重订游仙去。嫦娥最是博人怜。为问广寒风景、可如前。
  3. 创作背景:在清代,文人对于传统节日的情感表达尤为丰富,而中秋节更是寄托着人们对团圆与思念的渴望。凌祉媛可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虞美人·闰中秋》,既反映了个人情感,也可能寄托了对国家兴亡或社会变迁的思考。
  4. 主题思想:通过对中秋节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更通过月亮这一象征,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感情的流露使得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个人风格。
  5.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凌祉媛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隐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例如,“木犀香里飞黄雪”不仅描绘了中秋赏月时的视觉美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重订游仙去”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意味。
  6. 鉴赏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此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研究清代女性文学及古典诗词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同时,作为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词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还启发人们对于生活、爱情以及宇宙万物的深层次思考。

《虞美人·闰中秋》不仅是一首美丽的文学作品,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