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精贯注出苍冥,颅骨嶙峋表赤灵。
青玉坛边横半壁,朱陵台上辟重扃。
腾腾光焰争鹑火,冉冉烟霞落洞庭。
独拄穹颠暗搔首,晚风聊与酹湘醽。
登南岳祝融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南岳祝融峰》并非唐仲冕所创作,而是清代诗人谭嗣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山所见的自然景观和心境体验。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登南岳祝融峰》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意境和风格。这首诗由七言律诗构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登南岳祝融峰》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青玉坛边横半壁”、“朱陵台上辟重扃”,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将南岳衡山的自然美景和作者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诗中的“独拄穹颠暗搔首”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登顶时的感受和心理变化,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态感和生命力。
谭嗣同的《晨登衡岳祝融峰》则是对南岳衡山自然景观的直接描绘。这首诗同样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通过对日出、黑夜、云海等景象的描写,展示了南岳衡山的独特魅力。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谭嗣同的这首诗还具有历史价值。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谭嗣同的思想和行为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登南岳祝融峰》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也传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段重要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