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浑无际,顿教径路微。
江头人独钓,驴背与遄飞。
银海澄千界,琪花灿四围。
絮飘沈复起,盐撒是耶非。
鸟觅巢多误,鸿留爪尚稀。
荒黎悲转壑,卒岁叹无衣。
咏雪依韵和愚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子麟的《咏雪依韵和愚公》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表达对人生境遇感慨的古诗。夏子麟,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在文学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咏雪依韵和愚公》便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诗中“一白浑无际,顿教径路微”两句以极简的笔墨勾勒出冬日里一片洁白的世界,雪地覆盖了一切,使得原本清晰的道路变得模糊起来。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也隐喻着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以及面对这些困难时人们的无助与迷茫。
诗中的“江头人独钓,驴背与遄飞”则展示了一幅宁静而自由的画面,渔夫独自坐在江边,与自己的坐骑一同悠闲自得。这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纷扰的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中的“絮飘沈复起,盐撒是耶非”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絮如雪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但最终却随风而逝,无法停留;撒下的盐粒也显得如此微不足道,难以捉摸。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无常世事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诗末的几句“荒黎悲转壑,卒岁叹无衣”,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这里的“荒黎”可能指的是生活在苦难之中的人们。他们因生活的艰辛而感到悲哀,甚至到了绝望的境地。这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也是诗人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体现。
夏子麟的《咏雪依韵和愚公》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乃至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后人反复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