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生乞假归湘为太夫人寿赠句

玉堂闲赋感春诗,孟博平生志可知。
羁宦喜逢亲健日,奉觞常祝世清时。
芳晖寸草心如结,彩笔长杨鬓渐丝。
应识庭闱增眷恋,贾生宣室召非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芝生乞假归湘为太夫人寿赠句》是诗人夏孙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其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夏孙桐作为近代诗人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人在家庭观念和孝道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夏孙桐,字闰枝、悔生,晚号闰庵,江苏江阴人,生于1857年,卒于1941年。他不仅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其作品涵盖了诗歌、词赋等多个方面,其中《芝生乞假归湘为太夫人寿赠句》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夏孙桐通过此诗,抒发了对母亲的敬爱与思念。诗中的“玉堂閒赋感春诗,孟博平生志可知”表明了他闲暇之余对人生哲理的沉思,而“羁宦喜逢亲健日,奉觞常祝世清时”则体现了他在外游宦之时,时刻关注着母亲健康与平安的深情厚意。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

夏孙桐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深度同样令人钦佩。他的诗词创作多以自然景物入诗,善于捕捉自然界细微之处的美,同时融入人文关怀和社会理想。在《芝生乞假归湘为太夫人寿赠句》中,他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既表现了个人的悲欢离合,又反映出时代的社会风貌。这种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他的诗词作品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层次和深远的意义。

《芝生乞假归湘为太夫人寿赠句》是夏孙桐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夏孙桐的文学成就和个人经历,还能深刻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和家国情怀的深厚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