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瞿浚之虹月归来图

书城坐拥小诸侯,开创中兴事业侔。
秦火馀灰更一劫,米船入画亦千秋。
长依琴剑云轮护,又阅沧桑岁纪周。
五厄不惊真盛事,经籯贻泽世无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常熟瞿浚之虹月归来图》是诗人夏孙桐创作的一首诗作。下面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部作品的具体内容和背景:

  1. 作者生平简介
  • 夏孙桐,字闰枝,一字悔生,晚号闰庵,江苏江阴人。光绪壬辰(1892)进士,曾任湖州、杭州知府。
  • 在民国时期进入国史馆,并撰写有《观所上斋文存》,其著作对后世文学研究影响颇深。
  1. 创作背景:《常熟瞿浚之虹月归来图》反映了清朝末年战乱时期的社会状况,诗中提到“书城坐拥小诸侯”,意味着当时虽然处于动荡之中,但文化事业依然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传承。

  2. 艺术价值与主题

  • 诗中“长依琴剑云轮护”描绘了瞿家第三代楼主瞿秉清、瞿秉渊带着收藏书籍四处躲避战乱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在乱世中对文化财产的珍视和保护。
  • 作品通过“秦火馀灰更一劫”,“五厄不惊真盛事”等诗句,表达了对历经沧桑仍坚韧不拔的文化传承者的赞美。
  1. 艺术风格
  • 夏孙桐的诗歌风格以豪放、沉郁为主,语言简练有力,善于用词表达深沉的情感。
  • 在这首诗中,他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传达了一种历史感和时代变迁下的文化坚守精神。

《常熟瞿浚之虹月归来图》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背景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末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文人如何在困境中坚持理想、守护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