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甥思本

汗血英姿誉渥洼,侵寻日月亦颠华。
齑盐渐入中年味,裘马从教同辈夸。
苒苒秋怀侪客燕,纷纷尘网几惊麚。
人生未老真当惜,还看霜铓试莫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李甥思本》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夏孙桐创作的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姓名:夏孙桐,字闰枝,晚号闰庵,江苏江阴人,光绪壬辰进士,曾任湖州、杭州知府。
  • 生平与文学成就:他的文学作品包括《观所上斋文存》,曾助徐世昌辑《晚晴籍诗汇》。他的作品体现了晚清时期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1. 作品原文
    《赠李甥思本》原文如下:
    汗血英姿誉渥洼,侵寻日月亦颠华。
    齑盐渐入中年味,裘马从教同辈誇。
    苒苒秋怀侪客燕,纷纷尘网几惊麚。
    人生未老真当惜,还看霜铓试莫邪。

  2. 诗歌赏析

  • 意象与情感:《赠李甥思本》中运用了多种自然景物和动物来隐喻人生的各种状态和心境,如“汗血”象征高贵与卓越;“侵寻日月亦颠华”暗示时间流逝带来的衰老;“尘网”则暗指官场的浮华与名利场的复杂。
  • 哲理与启示: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和老年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及时行乐、珍惜时间的哲思。诗中的主人公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追求和晚年的反思,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1. 创作背景
  • 社会环境:该诗作创作于清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诗人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写,折射出时代的沧桑巨变以及个人的感慨。
  • 家族背景:夏孙桐出身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氛围的家庭,他的文学才华可能受到了家庭传统的影响。这样的文化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赠李甥思本》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邃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 用词考究:在诗歌的语言表达上,夏孙桐使用了典雅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为一种优美的艺术作品。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虽然《赠李甥思本》在当代并不广为人知,但在文学史上仍有一定的地位。它被收录在中国的古典文学总集中,显示了其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
  • 后世评价:学者和读者对这首古诗的评价多有赞誉,认为其在表达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方面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

《赠李甥思本》不仅展示了夏孙桐高超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其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研究清代文学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对于喜爱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座值得探索和品味的文学宝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