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县谒亚圣庙二十韵

庙貌瞻邹邑,岩岩万古钦。
贞珉镌盛迹,古桧郁浓阴。
典礼隆昭代,馨香配孔林。
门徒参庑位,疆吏肃明歆。
允矣真王佐,俨然大业临。
治承三代远,道慑百家侵。
杨墨言虽距,齐梁用未任。
七篇昭守待,诸子息诐淫。
特识龙门传,奇功姒水心。
斯文延末造,被泽到于今。
却慨江河下,堪悲陷溺深。
利源骛夷夏,祅教混人禽。
海外连盟会,寰中耗币金。
群雄兵易构,古学说将喑。
渐觉纵横尚,殊难口舌禁。
仪秦羞妾妇,章丑乞砭针。
不识逢时变,如何挽陆沈。
侏儒怀世局,狂语托行吟。
谒像疑披简,陈词又敛襟。
登车回首处,峄岭自崎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邹县谒亚圣庙二十韵》是清代末近现代初诗人夏孙桐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邹县谒亚圣庙二十韵》的创作背景和意义都值得深入探讨。夏孙桐,字闰枝,一字悔生,晚号闰庵,江苏江阴人。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光绪壬辰(1892年)中进士,历任湖州、杭州知府等职。这样的政治背景为他提供了接触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使他有机会亲身体验并感受孔子的思想。

夏孙桐在诗中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深切敬仰。诗中的“庙貌瞻邹邑,岩岩万古钦”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的庙宇庄严肃穆、历史久远,给人以敬畏和尊崇之感。而“贞珉镌盛迹,古桧郁浓阴”则通过对孔子庙内贞珉和古桧的描述,传达出庙宇历经风雨而依旧庄严、古朴的气息。这种敬仰之情不仅是对孔子个人品质的赞颂,更是对其思想精髓的传承和弘扬。

诗中还体现了夏孙桐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例如“杨墨言虽距,齐梁用未任”一句,反映了他对当时一些学派主张的批判态度。这里提到的“杨墨”、“齐梁”,是指先秦时期的杨朱和墨翟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诸帝,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并不为主流所接受。这一观点揭示了夏孙桐对于时代变迁下思想交锋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传统儒家思想坚守的态度。

《邹县谒亚圣庙二十韵》作为夏孙桐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其价值,更在文化传承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通过诗歌的形式,将孔子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结合,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同时,这也提醒着现代人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邹县谒亚圣庙二十韵》是夏孙桐以其独特的视角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一次深刻诠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推崇。对于研究清代末近现代初的文化和社会状况,以及孔子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