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南云慢·和少滨故宫杏花,用沈公述韵

寂寞愁红,对冷沼荒台,遮眼春光。依云傍日,已玉楼醒梦,有金井余芳。前夜东风悄,尚未觉、繁枝退香。此花何似,似侣伶元,拥髻残妆。
空伤。泪滴铜仙,深严藏室,新移带草成行。红桑换劫,便葵麦玄都,一例悲凉。短发羞簪绿,任暗吟、江头断肠。客怀同倦,暮雨吴歌,别自思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南云慢·和少滨故宫杏花》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怀。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故宫中的杏花图,抒发了作者对故国沦亡、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词的上片起笔“望南云”点明题旨,以“慢”字领起全篇,用沈公述韵写出了词人所见到的景色。“杏花”,在宋时有名园名寺都种之,尤重于苏州。“故宫”,指汴京(今河南开封)旧时的皇城,即北宋王朝的皇宫所在地。“杏花”句,化用唐李商隐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句意谓:春风吹拂着,心情愉快得如同骏马一般,一天之内就欣赏完了京城的花木。这里暗寓着词人希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

词的下片,词人由眼前的美景生发出无限感慨。“东风又到江南岸”,这两句写杏花的开放,同时暗示了春天的来临。“又”字表明春天的频繁到来,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然而,春天的美好景象却无法让人摆脱内心的忧虑。“谁念我,为寒食禁烟,又还负了,春阴厌厌。”这三句词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自己对于春光美景的无奈与遗憾。春光明媚却无法驱走内心的忧虑与惆怅。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日故宫中的杏花图,抒发了词人对于故国沦亡、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词风清丽婉约,情真意切,语言优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