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前题代人作

绝妙新题徵乐府。璧俪珠衔,镜下仙姿睹。五万春花何足数。秋江应被文鸳妒。
试与拈花参转语。郎面如花,谁更如郎否。珍重双声谐绛树。镌苕重订燕兰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 · 前题代人作》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夏孙桐创作的词作。这首词不仅体现了夏孙桐的文学才华,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夏孙桐(1857-1941),字闰枝,一字悔生,晚号闰庵。江苏江阴人,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文人,曾任湖州、杭州知府。他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著有《观所上斋文存》,并曾助徐世昌整理《晚晴籍诗汇》。夏孙桐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深受后世推崇。
  1. 诗词原文
    绝妙新题徵乐府。璧俪珠衔,镜下仙姿睹。五万春花何足数。秋江应被文鸳妒。
    试与拈花参转语。郎面如花,谁更如郎否。珍重双声谐绛树。镌苕重订燕兰谱。

  2. 诗词鉴赏

  • 主题与意境:本词以“蝶恋花”为题,通过“前题代人作”的形式,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花图景。词中通过对比春花与秋江的美,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同时,通过对“郎面如花”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珍视。这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展现了词人的高尚情感和审美情趣。
  •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此词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五万春花”比作无数美丽的景象,将“秋江”与“文鸳”(即文禽)相比,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增强了诗句的美感。此外,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双声、叠韵等音律技巧,使得诗歌读起来更加悦耳动听。
  •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看,《蝶恋花·前题代人作》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美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崇拜,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可以看出《蝶恋花·前题代人作》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貌。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了解和欣赏这样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能够增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