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港

迢迢十里绕江城,传说春申始浚成。
远引江潮资灌溉,旁通舟楫任游行。
让王祠畔烟波阔,相国坟边野渡横。
芊姓山河存不得,却留一水占嘉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申港》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夏子重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夏子重,字咸如,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卒于光绪十六年。夏子重不仅是诗人,还曾就职学宫主讲西郊书院。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这可能也在他的诗歌中有所体现。
  2. 诗歌原文:迢迢十里绕江城,传说春申始浚成。远引江潮资灌溉,旁通舟楫任游行。让王祠畔烟波阔,相国坟边野渡横。芊姓山河存不得,却留一水占嘉名。
  3. 诗歌鉴赏:《春申港》以“春申港”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条宽阔的河流绕着江城蜿蜒流淌,河边有让王祠和相国坟等历史遗迹,河水清澈、风景优美。然而,尽管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的山川河流却无法保存下来,只能留下一条河的名字来纪念它。
  4.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末年的社会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因此,《春申港》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春申港》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夏子重的生平和诗歌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清代文人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窗口。

《春申港》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清代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清代的文化和艺术,以及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