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灵峰山

缥缈西来通郁水,嵯峨南峙矗灵洲。
人疑拔地浮孤峭,天使凭空截众流。
寺影暗横红叶晚,钟声寒带白云秋。
重来尚喜前因在,佛火渔镫忆旧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灵峰山》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凌扬藻创作的七言律诗,其创作于清乾隆时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信息
  • 凌扬藻是清代广东番禺人,字誉钊,一字药洲,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他的作品包括《药洲诗略》等,并在清代文学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1. 诗歌内容
  • 《望灵峰山》描绘了灵峰山的自然景观,诗中“缥缈西来通郁水,嵯峨南峙矗灵洲”展现了山的高耸入云和水的蜿蜒流淌,给人以雄伟壮观之感。
  • “人疑拔地浮孤峭,天使凭空截众流”则形容了山峰的突兀与山间溪流的曲折,体现了自然之美的独特之处。
  • “寺影暗横红叶晚,钟声寒带白云秋”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寺庙与秋天景象的交融,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最后两句“重来尚喜前因在,佛火渔镫忆旧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怀念以及再次回到此地时的愉悦心情。
  1. 地理环境
  • 灵峰山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安吉县,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美丽风光的地方,被誉为“风水宝地”。这里不仅景色宜人,而且生态完好,是一个理想的旅游和避暑胜地。
  1. 文化意义
  • 作为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七言律诗,《望灵峰山》不仅是作者凌扬藻对灵峰山的一次生动描绘,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山水的赞美与向往。诗中的景物和情感都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望灵峰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将灵峰山的自然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