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合滹沱水效灵,君臣麦饭感飘零。 云台图画今何在,不及芜蒌尚有亭。
《芜蒌亭》是一部描写东汉时期历史故事的文学作品。
《芜蒌亭》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也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对于喜欢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朋友来说,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
【注释】 滹沱水:滹沱河,流经河北省西部。冰合:结冰。效灵:效法神灵的恩惠。君臣:古代指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麦饭:用麦子做成的一种饭食。飘零:漂泊无定。云台图画:汉武帝时,召司马相如等作《子虚赋》。后用“云台”指代汉代宫廷。今何在:何处?不及:不如。芜蒌亭: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南的滹沱河上。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元和五年(810)自洛阳往正定途中所写
芜蒌亭 忘记在河北的旧事应讨论,君臣饮麦时有恩情托付。 荒废的亭子只有余下的灶,行人指点着那旧时的孤村。 注释: ①忘:忘记。②应论:应当讨论。③契:相托,相托付。④荒亭:指荒凉破败之亭。⑤孤村:指偏僻荒凉之村。⑥应论:应当讨论。⑦相托:互相托付、相依为命。⑧忘:忘记。⑨应论:应该评论。⑩麦饮:指以麦粥充饥。⑪契:相托、相托付。⑫寂寞:冷落、冷清。⑬馀:剩下。⑭指点:用手指点来指示。⑮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