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文苑最苍凉,佛法师承更早亡。
正好独开生面在,未须料理六朝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本朝文苑最苍凉,佛法师承更早亡。
正好独开生面在,未须料理六朝唐。
《送继禅和尚之杭州开僧学堂》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公元806年写给杭州的佛教僧侣继禅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继禅和尚去杭州建立僧学堂的支持和鼓励。全诗如下:
送继禅上人归天竺开化寺讲学
忆昔初为吏,官居火德宫。
时因避谤木,暂作北山公。
今日西游去,还如东阁公。
天竺多灵迹,莫劳问讯通。
这首诗中,白居易以“北山公”自喻,表示自己曾经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但最终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而在今天,他又将前往杭州的天竺山(今杭州灵隐寺一带)开化寺讲授佛法,这就像是东阁公一样,继续他的讲学事业。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是体现了白居易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佛教教育的支持。在唐代,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佛教僧侣在民间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
《送继禅和尚之杭州开僧学堂》是一首表现白居易对于宗教文化以及教育事业看法和态度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