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在京师,广座见吾子。
草草致一揖,仅足记姓氏。
洎乎癸甲间,相居望衡宇。
春骑醉莺花,秋灯狎图史。
青霄与黄泉,上下穷其旨。
冥冥兰陵门,刀鬼头如蚁。
修罗举只手,阳乌为之死。
袒裼往暴之,一击类执豕。
酒酣掷杯起,跌宕笑相视。
颇谓天地间,差足快吾意。
夕烽从东来,孤帆共南指。
再别再相间,便已十年矣。
吾子尚青春,英声乃如此。
嗟嗟吾党人,视此为泰否。
赠任公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任公二首》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林朝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是晚清秀才出身,台湾台中雾峰林家下厝人。他在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诗社「栎社」创始人之一。
诗歌原文:
脚底烟云大九州,南来又作御风游。
姓名端礼门前石,儿女蓬莱海上舟。
天地无情飘断梗,江山有恨缺金瓯。
一杯酒话人间事,犹喜英雄未白头。诗歌赏析:
- 第一首: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幽欢中的寂寞与冷清。通过对比“姓名端礼门前石”与“儿女蓬莱海上舟”,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与憧憬。
- 第二首: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及忧虑。通过“天地无情飘断梗”与“江山有恨缺金瓯”,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破碎的痛惜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创作背景:
- 林朝崧在日治时期经历了家族的变迁和个人的流亡生活,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有所反映。同时,他的创作也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如对传统诗学的追求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艺术特点:
- 情感真挚:诗歌中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切,无论是对友情的珍惜还是对国家的忧虑,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 意象丰富: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烟云”、“蓬莱”、“金瓯”,使得诗歌画面感强烈,引人入胜。
- 思想内涵:
- 友谊的珍贵:通过描述与友人的聚会和分离,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 对国家的忧虑: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心。
- 文学地位:
- 《赠任公二首》作为林朝崧的代表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成为研究清末近现代初台湾文化的重要文献。
《赠任公二首》是林朝崧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友情、历史和国家的主题。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才情,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