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问刍观察次鹿道人水竹居消夏韵

新辟层甍对紫阳,湖光山色极苍凉。
好招旧雨联今雨,却把他乡当故乡。
小隐漫言天下事,高歌未减少年狂。
白云缥缈思千里,偶为陶情一举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刘问刍观察次鹿道人水竹居消夏韵》是清代诗人徐士霖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身处异地却心系故乡的情感。以下是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徐士霖是清代江西清江人,字澍生,晚号樗叟,有《养源山房诗钞》。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曾担任过浙江金衢严道等职。这样的历史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2. 诗歌原文:新辟层甍对紫阳,湖光山色极苍凉。好招旧雨联今雨,却把他乡当故乡。
  3. 诗歌赏析:《赠刘问刍观察次鹿道人水竹居消夏韵》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卷。首句“新辟层甍对紫阳”,用“新辟”暗示着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而“层甍对紫阳”则展现了一个宏伟的建筑群,与远处的紫阳相映成趣。紧接着,“湖光山色极苍凉”,通过“湖光山色”这一意象,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4. 主题内容:全诗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却把他乡当故乡”,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地、远离故土,但依然怀揣着对故乡的深情与眷恋。这种情感在现代依然具有普遍的共鸣意义。
  5. 艺术特色:此诗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如诗中“好招旧雨联今雨,却把他乡当故乡”的表达,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有现代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染力。
  6. 文化地位:作为清代的诗歌作品,《赠刘问刍观察次鹿道人水竹居消夏韵》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到的艺术见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赠刘问刍观察次鹿道人水竹居消夏韵》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空间,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