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园秋兴

林木无声语夕阳,薄寒容易透衣裳。
鱼梁水落三星白,菜圃霜凋九月黄。
小饭欲歌先欸乃,短衫试舞莫郎当。
晴空万里秋光满,好共登高话远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芜园秋兴》是朱同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对芜园的所见所感

朱同,这位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秋日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芜园之中。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心境与感慨,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独特感悟。

诗中的“痴云一月翳朝阳”一句,运用了典型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内心的迷茫与挣扎。云雾缭绕,遮蔽了初升的太阳,象征着作者心中的迷惑和无助。这种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了人的情感世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诗中“蜀魄唤春空自苦”一句,以四川的魂魄唤醒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徒劳无功的悲哀。春天本应充满生机与希望,但在这里却显得那么无力,徒增哀愁。这不仅是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更是作者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叹。

“吴蚕作茧为谁忙”一句则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蚕茧的制作过程虽然看似平常,但在朱同看来,却是大自然赋予生命的一个瞬间,而这一过程被人类的忙碌所取代,显得如此不和谐。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

“小饭欲歌先欸乃”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人们在丰收后的田野上欢宴,歌声伴随着劳作的喜悦,这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赞颂。然而,这样的场景在诗人眼中,却显得如此短暂且易逝,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

《芜园秋兴》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深刻感悟,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也让人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风情和文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