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西陵钱江舟次即目

已是春深草未齐,平沙十里卧长堤。
烟开日媆江帆稳,潮落风微海燕低。
隔岸山光连远近,中天云影自东西。
明朝准醉杭州酒,打叠新痕上客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发西陵钱江舟次即目》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当时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的职务,在赴任途中泊舟西陵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钱塘江时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和翻译:

晓发西陵,舟中望见两山对峙。
钱塘之水从两山间流过,江面开阔。
两岸猿声啼不住,长似秋山又复春。
江面上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好像春天的山色又好像秋天的山色。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叶孤帆渐渐远去,只留下碧蓝的天空和长江的流水。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