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寒阻

霜肃风凄不可行,转缘情重似无情。
修成蛱蝶原孤梦,订定鸳鸯是再生。
银烛几曾知喜恨,金钱空为卜阴晴。
分明见面仍河汉,却费相思到五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口寒阻》是清代诗人孙原湘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和艺术上的精湛造诣。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孙原湘(约1794年—约1865年),字子潇,号心青,清代著名诗人、文学理论家。他的作品广泛涉及诗歌、散文、词曲等多个领域,尤以诗作闻名于世。
  1. 作品原文与翻译
  • 霜肃风凄不可行,转缘情重似无情。
  • 修成蛱蝶原孤梦,订定鸳鸯是再生。
  • 银烛几曾知喜恨,金钱空为卜阴晴。
  • 分明见面仍河汉,却费相思到五更。
  1. 创作背景
  • 《口寒阻》的创作背景并不完全明确,但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心境下所写。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孙原湘在其一生中可能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感慨,这些都可能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中。
  1. 主题思想
  • 诗中的“霜肃风凄”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凄凉的秋夜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情重似无情”则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深厚的情感,又似乎难以触及。
  1. 艺术特色
  • 孙原湘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意境,善于通过自然景观来抒发情感。在这首《口寒阻》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修成蛱蝶原孤梦”、“银烛几曾知喜恨”等,展现了其深邃的艺术造诣。

《口寒阻》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古典诗歌的特点,而且在内容上也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和艺术美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以及诗人孙原湘独特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