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女郎祠

缥缈仙楼似玉京,苍茫独眺旅人情。
河声入洛三门合,岳色来秦万里明。
望气台空芳草暮,度关人去夕阳横。
孤心别寄登临外,徙倚愁闻二月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灵宝女郎祠》是一首清初诗人孙蕙创作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灵宝女郎祠》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清初,即清朝建立之前。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以及自然景观的深切感慨和哲理思考。

  2. 诗歌原文
    缥缈仙楼似玉京,苍茫独眺旅人情。
    河声入洛三门合,岳色来秦万里明。
    望气台空芳草暮,度关人去夕阳横。
    孤心别寄登临外,徙倚愁闻二月莺。

  3.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灵宝女郎祠》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景色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其中“缥缈仙楼似玉京”等句,用词华丽而不失雅致,展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 情感丰富:诗歌中既有对远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离别之情的抒写。如“孤心别寄登临外,徙倚愁闻二月莺”一句,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 哲理深刻: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还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这种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使得《灵宝女郎祠》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作品。
  1. 文化价值
  • 文学地位:《灵宝女郎祠》作为清代诗人孙蕙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体现了清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并受到了后世读者的认可与赞誉。
  • 传承价值:通过对《灵宝女郎祠》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为现代人提供精神上的滋养和启迪。

《灵宝女郎祠》不仅因其艺术成就而被后人传颂,更因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表达,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