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铜陵道中

残月一痕白,鸡鸣星欲稀。
朱栏人乍出,渔榜夜初归。
戍鼓有余响,林鸦无数飞。
青山在天末,长揖谢玄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行铜陵道中》是清代诗人徐汉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在清晨铜陵道中的所见所感,成为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更深入地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徐汉苍,字荔,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尤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脱俗。
  1. 诗歌原文
    残月一痕白,鸡鸣星欲稀。朱栏人乍出,渔榜夜初归。戍鼓有余响,林鸦无数飞。青山在天末,长揖谢玄晖。

  2. 诗句赏析

  • “残月一痕白,鸡鸣星欲稀。”这两句诗描绘了黎明时分的宁静景象。残月如一弯新月悬挂天际,星光稀疏,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 “朱栏人乍出,渔榜夜初归。”这两句表现了渔民结束一天劳作的情景,他们在早晨离开渔船,而夜晚归来的渔家则带着满载的成果。
  • “戍鼓有余响,林鸦无数飞。”这里的“戍鼓”指的是古代边防哨所晚上的战鼓声,余音袅袅。而林间的乌鸦成群结队地飞过,为这幅静谧的画卷增添了生动的细节。
  • “青山在天末,长揖谢玄晖。”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面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青山如同老朋友一般亲切,诗人用“长揖”来表达对自然的敬仰与感谢,同时“谢玄晖”可能指的是玄晖山或类似的地方名。

《晓行铜陵道中》不仅作为一首诗品鉴的对象,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理解。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与欣赏的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