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道中

晓色微茫渡水滨,湿云乍敛静无尘。
平畴雨足秋风爽,荞麦花开白似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涞水道中》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徐用仪创作的七言绝句,创作于清朝。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诗人徐用仪,字吉甫,别字筱云,生于清浙江海盐,是咸丰九年的举人。他的政治生涯颇为丰富,先后担任过军机章京、总理衙门大臣和兵部尚书等职务,并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与许景澄等人一同发表反对外国侵略的言论,后虽遭到杀害,但后来被追复原官。

  2. 诗歌原文

  • 晓色微茫渡水滨,湿云乍敛静无尘。
  • 平畴雨足秋风爽,荞麦花开白似银。
  1. 诗歌赏析
  • 意象描绘:《涞水道中》通过“晓色微茫渡水滨”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透过薄雾照在水面上的景象;“湿云乍敛静无尘”则展现了天边乌云逐渐散去,天空恢复宁静的画面。
  • 自然景观:诗中的“平畴雨足秋风爽,荞麦花开白似银”不仅描绘了秋季的田园风光,还通过“荞麦花开白似银”这样的比喻,增添了诗句的美感和意境。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及内心的平静。
  1. 历史背景:诗作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平密切相关。《涞水道中》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人的政治立场和时代背景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涞水道中》不仅是徐用仪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也是研究清代文化和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