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示诸弟妹

九日同登百尺台,茱萸遍插菊花开。
渚清沙白孤帆远,露冷江空一雁来。
人事独悲秋渐老,少年须惜水难回。
山川信美非吾土,欲赋《登楼》愧浅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高示诸弟妹》是清代诗人孙云凤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孙云凤,字碧梧,是清代浙江仁和人。她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还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在绘画方面,她的技艺也相当出众,并有著作《玉箫楼集》、《湘筠馆诗》等传世。
  2. 诗歌原文: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九日同登百尺台,茱萸遍插菊花开。渚清沙白孤帆远,露冷江空一雁来。人事独悲秋渐老,少年须惜水难回。山川信美非吾土,欲赋《登楼》愧浅才。”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自己身处异地的无奈之情。
  3. 诗歌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季节变迁中人生感慨的思考。诗中的“渚清沙白”、“孤帆远”、“露冷江空”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秋天的凄美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的孤独与哀愁。
  4. 艺术特色:作为清代的一位杰出女性诗人,孙云凤的诗词创作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情感体验。她的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触动人心。

《登高示诸弟妹》不仅仅是一首诗作,更是孙云凤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表达。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背景。对于喜欢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作品是了解清代文化及文人情感世界的绝佳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