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学使诗

人心日已偷,士耻日已忘。
郁彼礼义府,俄成赇赂场。
楩梓谁为收,筐箧厚自将。
因缘书上考,意气何轩昂。
安知抱玉客,掩涕徒浪浪。
吴都信多幸,衔使交琳琅。
刘君奋才杰,高自标门墙。
所过列巾卷,训饬故百方。
田君夙英挺,若渴勤搜扬。
文体一以变,流风为之昌。
弭节未淹岁,矫矫立士坊。
继以连城璧,温雅彰令望。
采采深渊藻,灼灼茂林芳。
人思肄朱弦,户有陈青箱。
彼皆奋东国,身近邹鲁乡。
圣泽虽已远,笃生尚材良。
教术岂苟同,同于厉冰霜。
足令振颓俗,姓氏余辉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南三学使诗”是清代诗人徐元文的作品。下面将进行深入分析:

  1. 作者介绍:徐元文,字公肃,号立斋,江南昆山人,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生平在顺治十六年殿试中获得了第一名,并被任命为修撰。康熙年间,他历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掌院学士、左都御史等职,官至高职,其学术成就及政治生涯都十分显著。

  2. 作品内容:徐元文的《江南三学使诗》以江南地区为背景,描述了该地区的教育和文化状况。通过诗歌形式,徐元文不仅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政治环境。诗中的具体内容和语言风格体现了清代初期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3. 历史影响:在清代文学史上,徐元文的《江南三学使诗》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清朝初期的文人,他的作品代表了那一时期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尽管徐元文的诗歌在艺术造诣上可能不及同时代其他著名文人如王士禛的《香祖笔记》,但其诗作仍展示了清初文人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江南三学使诗》不仅是徐元文个人文学创作的杰作,也是研究清代初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