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感怀

流光如矢太骎骎,柏酒香浮只自斟。
故国莺花空入梦,沙场烽火况惊心。
旧交音问年来少,望子情怀老去深。
揽镜渐看双鬓白,负他孤剑作龙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旦感怀》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徐士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徐士佳,字拙安,光绪丁丑进士,曾任吏部验封司郎中,官至热河兵备道。他在官谏垣时与同里吴侍御鸿甲并有声名,晚年因清廉自矢而几不能旋里。在民国初年,他的好友吴稚晖曾赠以金以资助他成行,后来因病未能成功。

  2. 诗歌原文:流光如矢太骎骎,柏酒香浮祇自斟。故国莺花空入梦,沙场烽火况惊心。旧交音问年来少,望子情怀老去深。揽镜渐看双鬓白,负他孤剑作龙吟。

  3. 诗歌赏析:《元旦感怀》这首诗通过描绘流光如箭、故国梦中的景象以及沙场烽火的紧张情绪,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岁月的忧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子女的期盼。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4. 创作背景:《元旦感怀》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变革的关键时期。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5.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诗歌,《元旦感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它的出现不仅是对中国文学宝库的一次丰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6. 影响评价:《元旦感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许多学者和读者所认可和赞赏。它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展示了清末近现代初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元旦感怀》作为一首经典的七言律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较高的成就,更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岁月的期盼,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思考和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