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狂澜惊转舵,金山到似解重围。
此生不道有来日,欲往何如成独归!
粗粝儒餐初定痛,萧疏旅鬓忽知非。
百年好是双行脚,梦绕湖山旧翠微。
危舟得泊,晚饭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危舟得泊,晚饭书”是清代诗人孙元衡的诗作。在这首诗《危舟得泊,晚饭书》中,诗人通过描绘大海的狂澜和金山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岁月以及未来的深刻感慨。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哲理思考。
孙元衡是清朝安徽桐城人,字湘南,贡生,曾担任东昌知府等官职。他的文学成就颇丰,有《赤嵌集》等作品传世。孙元衡的诗歌创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寄寓深远的哲理。
诗的原文如下:
大海狂澜惊转舵,
金山到似解重围。
此生不道有来日,
欲往何如成独归!
“大海狂澜惊转舵”,这句诗描述了大自然的壮阔与变幻无常,大海的狂澜仿佛能将船只的舵手从绝望中惊醒,从而重新调整方向。这里的“狂澜”象征着生活中的波折和挑战,而“转舵”则暗示了面对困难时需要的勇气和智慧。
“金山到似解重围”,金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寄托或心灵的避风港,当遇到困境时,它像是一道坚固的屏障,给人以安慰和力量。这里的“解重围”则表明了在困境中的突破和重生。
“此生不道有来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感,他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不愿去想未来的日子还有多少。这句话反映了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
“欲往何如成独归”,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即使有远大的志向和追求,但现实往往让人不得不选择独自面对。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晚饭书》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古诗,也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大海、金山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时间和未来的深层次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