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海濩渃天为关,回互中原乖百蛮。
灶鼍窟外裸人国,当今神武威愚顽。
命官分职列星宿,铁骑戈船肃侦堠。
雕题大耳文蛇衣,更不肉人工战斗。
鱼盐可贾沙可耕,蔗田千灶煎为饧。
九轨车音杂哀角,市廛不减无诸城。
旻天阳道黄尘起,时见旱龙升海底。
天仓嘒嘒天稷暗,太微木入河无豕。
摐金伐鼓声动山,嗟我卧病床帷间。
官僚尘土事趋走,耆旧老瘦争追攀。
狂夫大言满人口,剑逼丰隆雷在手。
建坛十丈赤嵌边,维南有箕北有斗。
蹶张武人生怒嗔,鞭挞头陀咒鬼神。
焚巫暴尪古所戒,此岂有力回天津!
扶杖强起对辽廓,池荷枯死芙蓉落。
南方火云烧太清,片月悬弓气蒸灼。
斯牲靡爱荐惟馨,圭璧既卒神莫听。
祀山斩木诬百灵,及时省过户且扃。
殓胔收骨平厥刑,怨怼骄蹇两不形。
肥遗自死人自宁,周官荒政还当铭。
祷雨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祷雨篇》是苏轼创作的一首描绘秋日祈祷降雨的古诗。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秋,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到杭州。在杭州期间,他曾多次前往灵隐寺祈求天降甘霖以解旱情,因此写下了这首作品。
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成就广泛而深远,在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贡献。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诗作风格豪放而富有哲理,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
《祷雨篇》中的“云阴黯黯将嘘遍,雨意昏昏欲酝成。已觉微风吹袂冷,不堪残日傍山明。”等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日天气的变化和人们的心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出一种期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祷雨篇》不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宋代社会文化的某些特点。通过对这首经典作品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