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照层峰,舒光二千里;
蜃气化秋云,青霄澹如绮。
道逢裸体人,惟识穷桑氏;
穴山安尔宫,弋肉哺其子。
圣人窜南乡,代有章句士。
巨壑族龟龙,崇冈寿桐梓。
均之造物心,讵曰难为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白海照层峰,舒光二千里;
蜃气化秋云,青霄澹如绮。
道逢裸体人,惟识穷桑氏;
穴山安尔宫,弋肉哺其子。
圣人窜南乡,代有章句士。
巨壑族龟龙,崇冈寿桐梓。
均之造物心,讵曰难为理。
《山行书所见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以写景抒情为主,描绘了诗人行至山中,看到山间景色,并由此产生感慨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色彩鲜明;在近处听水,水中的声音却听不到。春天过去了,山上的花儿还在,人来了鸟儿却不惊慌。画像中看不到春天的面貌,环佩空空地归来,夜晚的月亮也失去了灵魂。千载之后,像琵琶这样的乐器,变成了胡音,分明是曲中的怨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