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喜文章丽,分储九九辰。
拓开千里目,绘出万家春。
谷借莺声助,帘穿燕语频。
绿杨曾倚马,红杏记兴宾。
提笔怜多景,披图当写真。
长安看欲遍,定有咏花人。
春色大文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色大文章》是清代诗人徐元钺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徐元钺,字芸阁,号孩浦,是清代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不仅是诗人,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与画家,其作品常常体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到的审美情趣。
诗歌原文及译文:《春色大文章》全文如下:“恰喜文章丽,分储九九辰。拓开千里目,绘出万家春。谷借莺声助,帘穿燕语频。绿杨曾倚马,红杏记兴宾。提笔怜多景,披图当写真。长安看欲遍,定有咏花人。”。这首诗通过细腻地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歌鉴赏:诗中的“恰喜文章丽,分储九九辰”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文字之美的珍视,将文字比喻为珍贵的星辰,暗示了文学作品的独特价值。接着“拓开千里目,绘出万家春”则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文字把春天的美好景象描绘出来,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动人。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意象,如“莺声”、“燕语”,以及色彩丰富的“绿杨”、“红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浓厚的诗意。最后两句“提笔怜多景,披图当写真”,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也反映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重视,认为通过绘画也能够捕捉并展现春天的美好。
可以看出《春色大文章》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徐元钺的文学才能,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